「中城城」是建在高地之石城,可從這裡瞭望沖繩本島東海岸的中城灣。據說城堡始建於1300年代中葉,座喜味城主同時也是知名築城專家的護佐丸(Gosamaru)於1440年移居此處,而這座城就是由他增建完成的。
美國艦隊司令曾大加讚揚的石造建築傑作
石城由6個呈現美麗曲線的城郭形成,根據史書記載,1853年來航的美國艦隊調查團曾讚嘆過其美麗的結構。而在沖繩現存的古城中,它也因原貌保存得最為完整,享有高度評價,2000年以「琉球王國的城堡以及相關遺產群」之名登錄世界遺產,並於2006年獲選為「日本100名城」。
城郭的配置圖和參觀路線
中城城佔地平面呈橫長形,正門和後門分別設於兩端。售票處位在後門,可免費搭乘電動車由後門移動至路線起點的正門。
從售票處到正門的步道是約500公尺上坡,身體健朗的人也可以選擇步行前往。也能直接由後門進入,反方向參觀。另外有一點需要注意,城郭內沒有洗手間,建議在購票時先解決再進場。
參觀路線起點
一下電動車,便是紀念受登世界遺產名錄的石碑。
正門南側有個草坪廣場,琉球石灰岩形成的懸崖峭立於廣場一隅。懸崖下形似洞穴的窪地,相傳是當時製造武器等物的鐵匠鋪所留之痕跡。站在廣場上視野頓時開闊,中城灣勾勒出的美好風景一覽無遺。
正門
來到正門前,目光所及盡是城堡迷和歷史愛好者都拍手叫好的非凡景緻,氣勢恢弘又充滿藝術性。比起首里城經人工考究雕琢的精緻形象,似乎有不少人更喜歡中城城保留原貌的粗曠感。
在兩側向前突出的石牆上,曾承載著被稱作「櫓(Yagura)」的木造建築,除了監控、防禦、武器庫等用途之外,同時還能使正門看起來更加堅固、豪華。穿過正門後,便會到達「西之郭」。
西之郭
西之郭是城內格局最為狹長的區劃。緊鄰一之郭、二之郭、南之郭,沿著三個城郭側面綿延了約120公尺。古時在此進行兵馬、火器、弓箭、長槍等戰鬥訓練。右方巍然屹立的巨型城牆約達15公尺高,有人說其目的在於以磅礴氣勢來壓垮敵軍的內心防線。接著,按路線順行的下個景點「南之郭」,就在走完石階後的高地上。
南之郭
當時,南之郭的入口為拱型大門,但上端卻在而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艦炮攻擊摧毀。整座城堡共有8個祭拜所,裡頭尤其重要的3個祭拜所全都集中在此,使其成為了中城城最神聖的地方。
這裡亦是自然生態最富饒的區劃,各個祭拜所周邊都有生機勃勃的植物叢生。照片為敬拜首里城的「首里遙拜所」,又稱「御當藏火神」。除此之外,還有朝著神之島方向朝拜的「久高島遙拜所」和祈雨的「雨乞之御嶽(雨乞嶽)」。穿過南之郭後,就要進到城堡中樞的「一之郭」了。
緊鄰正門的南之郭還具備了防禦功能。城壁上的方洞用於發射火藥武器(三眼銃),附近甚至挖出了銅製彈丸。鐵炮傳入日本本島的時間為1543年,中城城卻早100年以上就有使用槍械的歷史。
一之郭
一之郭是中城城6座城郭中最寬廣的一座,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亦為各郭之首。
築有正殿,起初供政務處理之用,自最後一任城主護佐丸滅亡後改設村公所,但不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燒毀,現在只剩下可知正殿支柱位置的基石和據說曾是護佐丸賞月宴會舉辦地的「觀月台」等遺跡。
從一之郭到三之郭呈階梯式連成一列。照片上的是「一之郭北東城壁」與通往二之郭的拱門,此門驚艷之美贏得了廣泛讚譽,即便是在保留下多半昔日原貌的中城城當中,也是公認最好看的大門。
從二之郭一側來看,仍如詩如畫的一之郭北東城壁。可從一之郭登上城牆,這個位置是城郭的至高點。
二之郭
一進二之郭,滿眼所見由城牆勾勒的曲線,美得令人嘆為觀止,這裡是城主家族和為其服務的女官居住之所。順著城牆遊覽,近乎能夠環視一圈,也就是說得以從各個視角俯瞰美景。
由城牆上看到的中城灣(太平洋一側)景緻絕美。
西側望出去,可以看到遠方的東海。
三之郭
圖為位在二之郭與三之郭邊界的「二之郭北東城壁」。左側低一階的區劃便是三之郭,未直接連著二之郭。三之郭別稱新城(Migusuku),由築城名匠護佐丸著手增建,但其目的和用途似乎尚未釐清。照著參觀路線往下走,將會抵達與二之郭毗連的「北之郭」。
有一說是認為建來當值班室使用。
北之郭與後門
與三之郭同是由護佐丸增建的區劃。為了確保生活用水並經得起長期圍困,特意築起城牆圍住原在城郭外的大水井(Ufuga)。
北之郭也設了可供進出的拱型後門。從這裡出城後,是一片總長200公尺左右的草原,過去作馬場使用。
培理提督讚譽有加的拱門
擔任美國海軍東印度艦隊司令官的培理(Matthew C. Perry)提督,被譽為「蒸汽船海軍之父」,並因引導實行鎖國的日本打開國門而聞名。報告書指出,其探險隊一行人於1853年造訪沖繩本島時,曾對這座拱門精巧的程度驚嘆不已。
石之博物館?
從視野寬廣的馬場能將三之郭和北之郭後門景色盡收眼底。這些拓建的城牆採「相方積」建築工法,以琉球石灰石一個個毫無縫隙地精心築成,在這裡可親眼見證知名建築師護佐丸高明的技術。
南之郭使用的是以石頭自然原形巧妙堆砌的「野面積」,一之郭、二之郭、西之郭是將加工成長方體的石頭層層疊起的「布積」,三之郭和北之郭則是把石頭加工成多邊形後接合堆積的「相方積」。其中,相方積是當時最新的建築技術,由於不會留下落腳的間隙,增加了敵人攻城的難度,在強度和耐久度上也都非常出色。正因為可以像這樣一次看完各個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砌石工法,使得中城城擁有「石之博物館」的別名。
從北之郭後門到售票處的距離約為200公尺,照片中的世界遺產石碑恰巧就坐落在兩地中間。